離開慕尼黑,下午直往羅縢堡。據說,這是羅曼蒂克之路和古堡之路的一個交匯站
羅滕堡(Rothenburg ob der Tauber)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西北部弗蘭肯地區的高原上,俯瞰陶伯河(Tauber)。德國旅遊的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穿行而過,交匯於此。是德國所有城市中,保存中古世紀古城風貌最完整的地區,也是最富有浪漫情調的城市,被譽為「中古世紀之寶」。羅滕堡的德文含義是「紅色城堡」,城內房子屋頂大多暗紅色,故名。
今我們住在古城內 Rothenburg altes Brauhas Hotel。幸好如此,因為後面就發生了一些插曲。
領隊和我們約好了時間,團隊放下行李便一起往市政廣場方向走
對古城的感覺,有點像捷克的契斯基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其實兩者並不相似,是那種中世紀感覺非常強烈而已。
古城紀念品商店林立,還可以買屋!
我肥,一直在戒澱粉質,但遇上德國麵飽,投降了!真的好好味!
這些啤酒杯都是人手制作,所以售價也很昂貴,最大的這一個,真的只能做陳列品
漂亮的房子…也可以買下來的!當然說的就是它們的模型,羅滕堡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啊!
香港人呀香港人,真係發夢都掛住買樓!
Das Fleisch-und Tanzhaus和「瑪麗恩藥房博物館」(Marien-Apotheke)
我們在市政廳廣場解散,各自探索,購買紀念品,或者往下走,可以看到陶伯河風光。那條Herrngasse(主公街)大街亦名為『富人大道,皆因當時只有有錢人才住在這裡。
看到米白色的建築物,應該是市政廳吧!(後來才知是錯的)
遊客可以登上52米高的鐘樓(共220級台階),一覽古城全景,收費 €2歐羅
這個噴泉,不知是什麼名字,但總有一點故事吧!後來看到網上資料,這個叫『聖喬治屠龍雕像噴泉』。
『聖喬治屠龍雕像噴泉』St. Georgsbrunnen 建於1608年水井正中央的柱子上、有擊退惡龍的“聖喬治”雕像而得名。陶伯河上的羅滕堡 Rothenburg oberhalb der Tauber 、城內有12座噴泉,當一座噴泉被注滿後、水就沿著內設的管子、再運至下一個噴泉、作為供水系統。這座水井可儲存10萬公升的水量、主要是提供貴族和富豪使用。
看到這輛車,拍下照片,怎麼這樣聖誕氣氛,以為是旅遊局放在這裡的裝飾品,供遊客拍照。現在才知道,背景中 Kathe Wohlfahrt 是德國最大的聖誕飾品專賣店,總部正設於羅滕堡!難怪總有不少遊客站在門口聚集。領隊帶我們從酒店到廣場,說羅滕堡的紀念品多數是毛公仔…,沒提過這裡
這裡還有 Teddy Bear 商店(Teddy Land Rothenburg),是德國境內最大型的泰迪熊專賣店,但當時卻不知道
不知這些花甫裝飾和噴泉是什麼典故
路的盡頭見到的鐘樓
穿過鐘樓,才發現這個拱門外原來是城門
原來這個城門是羅騰堡古城最古老的一道,名叫 Burg Tor
城堡花園(Burggarten) - 這裡原本是羅滕堡城堡的所在地,但城堡主人後繼無人,城堡地震震毀後莊園荒廢
俯瞰河的風景…條河0係邊?
店舖關門時間是傍晚6:00或6:30,所以趕不及再看其他景點,立刻回古城的大街,購買紀念品
這些房子很眼熟,原來真的仿照原屋製作,雖然呢D樓我買得起,不過都好貴呀!
一看就知甜到入心的雪球 (Schneeballentraume)
原本想買那只水晶眼貓頭鷹,但店舖關了門,望門興嘆!最後買了水晶球,送給小朋友
這邊名字是步雲萊(Plönlein),意思是"小廣場",也是羅騰堡最美的地方, Lonely Planet 曾用這裡做封面介紹德國。
Siebersturm塔樓
這是我們晚餐的餐廳
又係白汁雞皇碟頭飯碟頭飯碟頭飯
天還未夠黑,所以回酒店,等到9:00才再出來。
Klingentor,城門塔樓之一
到了9:00出來,就發覺自己計算錯誤,應該提早,天快黑了
市政廳廣場上重要建築物有市政廳(左邊)與市議會飲酒廳(中間)。這個就是我說的錯誤。
下午領隊帶我們來到,沒有說什麼特別的資料,所以我們都錯過了一些故事。我剛來到時,有幾位團友已拍照完畢離去,只有我一個仍在拍照。我留意市政廳有一大堆人聚集,但不是說英語,所以我只顧拍照。
正當我在拍攝這兩座大屋時,在市政廳的人群突然蜂擁而至。
發覺原來聽眾都是年青人和小孩,他們跟著守夜人(Nachtwächter),應該在講這裡的歷史故事。
守夜人在說故事,我心裡有點納悶,在羅滕堡,應該有很多很多的歷史故事吧,可是我沒有做功課,什麼也不知道。
古時羅騰堡在夜裡是由守夜人守護城內安全,現在的守夜人則會講故事並帶遊客遊城, 晚上八點(英語) 及晚上九點(德語)各一次。成人€6歐羅,小童€4歐羅。
我問小朋友,他們在聽什麼,是童話故事嗎?但小朋友聽不懂英語,我看著他們逐個特別建築停下來聽講解,但我又不諳德語,只好折返市政廳廣場。此時,市議會飲酒廳(Ratstrinkstube) 的鐘聲響起,原來,市議會飲酒廳牆上的『娃娃鐘』會在11-15、20-22 正點上演『勝負一飲』的故事。
Ratstrinkstube… 勝負一飲 (Der Meistertrunk)
1631年,當時歐洲正歷經「三十年戰爭」。屬於新教體系的羅滕堡,遭到舊教聯盟的提利 (Count Tilly) 陣營的攻擊。擁有厚實城牆的羅滕堡奮勇抵禦下,造成攻城方的提利陣營久攻不下,死傷慘重。但羅滕堡最終還在彈盡糧絕情況下,開城投降。接受投降的提利雖然勝利,但因傷亡慘重而怒火中燒,決定將市政議員們斬首示眾,並燒殺擄掠以消心頭之恨。羅滕堡的居民在印員們帶領下前去提利請罪,希望他能收回命令。在人群中有位市議員取來一只巨大的「選帝侯大酒杯」向提利敬酒,向他賠罪,提利對於他手中這個能容納3.25公升的巨大酒杯感到非常稀奇,在微醉下宣布,若誰能夠將這巨大杯子裝的酒一口飲盡,便收回焚城的命令。此時前任市長盧修(Nusch)見機不可失,奮勇向前取下酒杯,一飲而盡。提利雖心有不甘,但實踐了他的承諾,收回了斬首和焚城的命令,率領軍隊離開了羅滕堡,市長不費一兵一卒擊退盟軍。
1910年重建的羅滕堡市議會飲酒廳牆上,每天整點 (11,12,13,14,15,20,21,22) 會上演市長救城的典故。而羅滕堡自1881年開始, 每年聖靈降臨節時也會有三天的豪飲慶典,藉此緬懷拯救市民的老市長盧修(Nusch)──「勝負一飲」(Der Meistertrunk)的典故。
市長飲酒了
這個典故,我是回到酒店上網查到的,另偶然才發現,附近的城牆可以爬上去,但領隊只是告訴我們,附近有城牆,所以,除了這個『勝負一飲』的故事外,包括我,很多團友也錯過城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