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運不是常常在身邊的。
這天的布拉格,大霧。

曾有人說,想在春天去布拉格。
唔係嘛!好大霧喎!我當然反對。原來,秋天也可以這樣大霧。平常心地,吃過早餐後,感受霧色蒼茫的 Praha。


餐廳裡波希米亞式水晶吊燈




走近聖維特大教堂,迷霧中高聳入雲的哥德式尖頂漸漸呈現眼前

聖維特主教座堂 St. Vitus's Cathedral (捷克語: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布拉格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聖維特、聖溫塞斯拉斯和聖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部份波希米亞國王亦葬於此。


城堡守衛換班儀式


進入城堡,大門兩旁門柱上豎立著兩個巴洛克戰鬥巨人像

這樣近的距離,大門上的皇冠徽章依然模糊不清,可想而知霧有多大。



看似立體的牆,其實是平面圖案



聖維特教堂早期是一座羅馬式圓形建築,建於925年,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建造工程幾近六百年。





自1290年威尼斯玻璃工人發明玻璃之後,馬上被採用於哥德式建築的教堂之上。這幅玻璃使用了多達26740片彩色玻璃鑲嵌而成,媲美巴黎聖母院。


慕夏之窗:教堂內的玻璃花窗都是二十世紀作品。這幅花窗最受歡迎,為布拉格著名分離派畫家慕夏 (Mucha) 作品。

 


 


玻璃窗內裏的小童,就是查理四世。
查理四世(Karl IV,1316年5月14日-1378年11月29日)盧森堡王朝的波希米亞國王(1346年-1378年在位)和羅馬人民的國王(1347年-1378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355年加冕)。他統治時期是中世紀捷克最強盛的時期,令波希米亞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



光影迷離的玻璃窗饗宴







祭壇上是三幅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玻璃花窗, 於第二次大戰才開始製作,於1948年完成。








拱形迴廊,是歌德式建築特色,比圓柱節省空間


祭壇前的長廊長124公尺,高33公尺,由建築師比得巴勒於1372年建造。



還記得在波蘭豎立著那個保守秘密,被拋下伏爾塔瓦河 的 聖人Divo Ioanni  Nepomu (John of Nepomuk) 嗎?聖維特教堂的聖殿內側,安放著他的棺槨,棺槨於1930年由巴洛克建築師艾拉許運用20噸純銀打造而成。


竟然在洗手間門口可以窺見教堂



金色之窗,於道魯夫二世在位時建造的

金色大門:門上有馬賽克鑲嵌『最後的審判』。

金色大門內,可以看到支撐三道拱門的肩型肋拱支柱。聖維特教堂最不凡之處在於飛扶壁的設計非常豐富多樣,建築師彼得巴勒以這些肋形支柱及飛扶壁支撐高達30公尺的鐘塔。




聖喬治教堂 Church of St George  (Bazilika Svatého Jiří)是布拉格城堡內最古老的仿羅馬式教堂。由波希米亞大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創建於920年,973年增建了本篤會的聖喬治修女院。在1142年的一場大火後重建。

當年參觀時,教堂正在進行彌撒,擠滿了信眾,我們只能站得遠遠,沒法深入教堂內部,而悅耳詩歌的迴音在沒有擴音器下嚮徹雲霄,今次終於進入教堂,靜靜細看。


木造的天花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飛 的頭像
    小飛

    隨心而行

    小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