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又在古城到處逛
進門前寫著Jana Seta,進門後是Konventa Seta, 另一個街道的名字,而城牆上仍寫著Jana Seta
St. John's Church 約翰庭院,主教城堡的庭院,最古老的城門
火藥塔(The Powder Tower - Pulvertornis)
里加舊城堡古城牆遺留下的火藥塔,這巨大的火藥塔是18個瞭望塔唯一倖存的一個,現成為拉脫維亞軍事博物館。
這家是郵政銀行呢!牆上是拉脫維亞各城市的市徽
城牆對面整排房舍為過去為俄軍營房
里加提供了西歐與波羅的人或俄羅斯的貿易路線,後來里加也在1282年加入漢薩同盟。漢薩同盟也讓里加的政治與經濟更加穩定,讓里加可以渡過後來的政治動盪。在1522年接受了宗教改革的主張,結束了大主教的統治權力。隨著條頓騎士團在1561年沒落,里加成為自由城市達20年之久。直到1581年時,里加受到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影響,在1621年受到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統治。在1656年至1658年的俄羅斯-瑞典戰爭期間,里加受到俄羅斯的攻擊。直到1710年時,里加是瑞典最大的城市,並且保持自治的地位。不過在1710年,在大北方戰爭的影響之下,里加受到沙皇彼得大帝的侵略。俄羅斯與瑞典後來簽訂尼斯塔德條約,這也象徵瑞典統治時期的結束,俄羅斯霸權的開始。
瑞典門 (Sweden Gate - Zviedru Vārti)
拉脫維亞繼被瑞典、波蘭、俄羅斯及德國佔領。1621年,瑞典帝國征服里加,瑞典城門是拉脫維亞被瑞典佔領期間所建,是城內留下來的唯一一座古城門,建於1698年,作為里加城牆的一部分。塔街(Torņa ielā)經過此門通往城牆外的瑞典軍營。拱門上方雕刻一隻憤怒的獅子,表示不歡迎瑞典人入侵。
在1698年,瑞典統治時期,原有25座城門,現今只遺下這一座。有一個傳說,一位里加少女愛上一位瑞典士兵,半夜約會時被人發現了,他們被捉塞進城門的城牆裡。後來謠傳只要在半夜經過城門,就會聽到他們的情話。不知這是浪漫愛情故事還是鬼故?
門上畫上漂亮裝飾的紀念品店
小小窗戶,就是為避稅了,當時的政府是越大的窗口即賺錢越多,賦稅也較重,故商人都把建築物開小窗戶以避徵重稅
轉到另一個廣場
這時我也是病貓啊!
不要以為外表非常舊的餐廳一定是『地痞』,我第一次轉到這裡來,看到不少男性坐在這裡『煲煙』,所以對這裡印象不好,原來這裡是高級餐廳,不少名流、政客,甚至總統也來這裡用餐。
瑟縮的小孩
紅色的小木椅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Riga and Navigation
公雞作主題的餐廳
里加市政廳廣場前稱為紅色步兵廣場,石像以玫瑰色花崗石雕刻,3個步兵靠背,高約8公尺,面對道加瓦河,是列寧統治時期的作品。拉脫維亞步兵以驍勇善戰出名,在德國統治期間,對抗俄羅斯軍隊,軍隊聞風喪膽。但是俄羅斯統治期間又因為支援史達林推翻沙皇有功,列寧統治期間將這支強悍的軍隊另外贈名,拉脫維亞紅色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