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德累斯頓,純粹是路經,作為中途站吃午餐,並沒有景點,當天還下著大雨,只覺得這是個寧靜的現代城市。今次重遊,看到她的另一面。
第四天早餐


出車了,看到藍天,心情特別暢快

看到街上修路工人工作,原來黃線白線是塑料熱溶舖在地上的,更改時用火棒燃燒便可,還一直以為用油漆畫上去呢!
車上玻璃的倒影
中途站休息,看到很多瓜類,原來快要萬聖節了,之後幾天路上都見到中途站的店舖擺放南瓜等裝飾。

路上風光
中午,抵達德累斯頓。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累斯頓 (Dresden) ,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位於德國東南部,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里,曾是薩克森王國的都城,三分之一地區被森林覆蓋,被發展為選帝侯以及後來的皇家領地,之後更成為歷史上的薩克森王國的首都,擁有數百年的繁榮史、燦爛的文化藝術,和無數精美的巴洛克建築,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有德國「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之稱。 在1945年2月13日,英美盟軍部隊出動上千架重型轟炸機,在此地進行了大規模毀滅性瘋狂轟炸,65萬枚燃燒彈投入德累斯頓,整個城區一夜之間變成1000度高溫的煉獄,全市九成的建築都被炸毀,死傷枕藉。直到90年德國統一,德累斯頓才漸漸開重新發展。
行程書上寫著今次參觀包括聖母教堂、劇院廣場、史偉加園(茨溫格宮)、君王出巡圖。可是,回來香港後,發現沒有去史偉加園。
劇院廣場也只是路經,沒有特別介紹。
天主教宮廷教堂
宮廷教堂 (Katholische Hofkirche)
宮廷教堂是薩克森的皇家教堂。奧古斯特二世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並在德累斯頓建立這座重要的宗教建築,該教堂從建築師到施工人員全部從意大利聘請。1980年,這座教堂成為薩克森主教座堂。與天主教宮廷教堂不同,同時代新教路德會的德累斯頓聖母教堂是由市民所建造,是德累斯頓最大的教堂。

穿過教堂小徑,看到了今次遊覽的其中一個重要景點,君王出巡圖 Fuerstenzug
古城牆上有一幅以約23000片的麥森瓷器廠出產的彩繪瓷磚,鋪成約102 米長,10.5米高的君王出巡圖 ,描繪的是1127 - 1904年, 35位歷代薩克森總督、選帝侯、君王侯爵出巡事蹟為主題,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彩繪瓷磚藝術品。

君王出巡圖全貌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9/Dresden-Fuerstenzug4.jpg
德累斯頓聖母教堂(Dresdner Frauenkirche)是德國德累斯頓的一座路德會教堂。聖母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中被摧毀,已經重建,成為德國與從前的敵國和解的標誌。重建工程持續了13年之久,外部的重建完成於2004年,內部重建工程完成於2005年,耗資1億3千2百萬歐羅,能容納超過1千8百人的教堂,終於在2005年10月30日舉行新教的祝聖儀式。
看到淺色簇新的外牆,就是新建的部份,深黑色的是當時舊有的沙岩,從圖片上看,可見當年被轟炸的慘烈,幾乎整座教堂都是新的磚塊。
馬丁路得像
廣場附近的建築
橋上看易北河 (Elbe) 的風景,歐洲四大河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