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非洲 - 納米比亞 (12) - Day 8 巨人樂園 / 箭袋樹莊園 (Giant's Playground / Quiver Tree Forest) - 8/6/23
午後,我們出發前往巨人樂園。這是非常有趣的地方,石頭層層叠,竟然令我想起秘魯的馬丘比丘,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據說在多年前,這是一個荒廢的地區,很多人眼中的爛石頭,給現在的莊園主人看中了,跟箭袋樹區域一起購買,真的非常有眼光,現在成為著名旅遊景點。
巨人樂園 (Giant's Playground)
這是一種地質現象 ,形成於1.8億年前。因為一系列輝綠岩巨石 (dolerite rocks) 的排列方式, 好像一個巨型的層層叠, 一系列陣型和岩石迷宮, 故名巨人樂園。
在這些岩層周圍的區域,熔融的岩漿從地表岩石的裂縫中湧出。 過了幾百萬年,沉積岩(被推到一邊,為輝綠岩騰出空間)開始侵蝕。輝綠岩是一種深灰色至黑色的侵入火成岩。 它的質地堅固,外觀與玄武岩相似,但輝綠岩更粗糙並且含有玻璃。 它是由在地表以下凝固的熔岩製成的, 商業上被稱為黑色花崗岩。
數百萬年前發生的板塊運動導致盤古大陸分離,地球表面經歷了嚴重的擾動, 巨人樂園在地表下形成。 熔岩穿過岩石中水平和垂直的縫隙,將輝綠岩脈切割成大塊的巨石。
經歷數百萬年後,被侵蝕的巨石暴露在雨水、熱能和風等元素影響下,將岩層打磨光滑,變成今天看到的巨石。
據當地傳說,巨童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玩耍,用這些巨大的岩石堆成數百堆,就像在玩樂高積木一樣。 如果仔細觀察,岩石整齊地排列成特定的形狀。
有隻「晏鼠」走在石頭頂
看最頂的石,就像砌圖般拼合
這個像戴了軍帽的士兵側影
像不像鐵甲萬能俠之類的機械人?
石塊好像快要掉下來
小飛, Meigo 和婆婆
這個層層叠迷宮實在太大,走不完。
當我們在這裏拍照時,莊園主人突然駕車出現。Barry說,不要以為這邊荒涼,可以偷偷混進來,這裡需要付入場費,他們是有監管的。看到有人進來便會過來看過究竟。
旅行社跟莊園主人已非常熟悉,所以他們先回箭袋樹莊園等我們。
黃昏前,我們參觀箭袋樹莊園。一般箭袋樹都會獨立生長,比較少有箭袋樹群。
莊園主人養了兩只獵豹 (Ceetah)
箭袋樹森林 (Quiver Tree Forest)
箭袋樹森林是納米比亞南部的森林和旅遊景點, 位於基特曼斯胡普 (Keetmanshoop) 東北約 14 公里處的 Gariganus 農場。 它包括約 250 個 Aloidendron dichotomum 標本,這種樹種在當地被稱為箭袋樹,因為桑人傳統上用它的樹枝製作箭袋。 最高的箭袋樹已有兩到三個世紀的樹齡。
箭袋樹也因看起來顛倒而聞名,因為“葉子”看起來有點類似樹根。 這種樹有著悠久的民間傳說,它會給任何崇拜並培育它的人帶來好運。 自從在納米比亞發現了鑽石,人們就說如果挖掉其中一棵樹,就會在它生長的地方找到鑽石,但由於這些樹受到祝福,沒有人願意把它們挖出來。
箭袋樹(Aloidendron dichotomum)並不是一棵真正的樹,而是一種能夠生長超過 30 英尺高的蘆薈品種。 自1990 年以來, 一直為 Coenie 和 Ingrid Nolte 私人所有。兩人在森林附近運營的農場和旅館,允許遊客在該森林周圍徒步旅行。
這些植物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而且值得欣賞。 它們被視為納米比亞的國家象徵,並出現在貨幣中。 傳統醫學使用植物的根來治療哮喘和肺結核。 箭袋樹得名於其南非荷蘭語名稱 Kokerboom,指的是土著桑族人將管狀樹枝挖空以製作箭袋的做法。
箭袋樹莊園大約有20個營位 (guesthouse),這裏是拍攝銀河的著名景點,攝影師們都爭崩頭,一年前就要預訂。
我問 Barry,攝影團隊會晚上來這裏拍攝,是可以買許可証嗎?
Barry 說這裏沒有賣許可證,只有在這裡宿營的人才可拿免費的許可證。其實很多團隊是偷偷混進來的,不要忘記,這裏是私人的地方,主人是有獵槍的。他就見過一些國內的攝影團,偷偷爬鐵絲網圍欄混進來。附近有少量的箭袋樹群,他帶攝影團就到那邊拍攝。
莊園營地,這個是二人一房 (guesthouse)
這邊的營地大概三個人一個房
有房住,都幾正,這裡沒有餐廳,但農場會提供早餐和晚餐給住宿的客人。
https://www.quivertreeforest.com/products
空心的樹幹
把照片傳給我的同學,同學的反應是:「啊!晨光第一線!」
我說:「這是日落。。。。」
2009年去内蒙額濟納旗拍攝日出,被北彊團友何生恥笑我,影日出影到好似日落。十幾年後影日落,俾人以為影日出,攝影技巧真係一啲改善都冇。
因為這個不是攝影團,所以不會拍攝星空下的箭袋樹。看過漂亮的日落後,我們返回酒店。
晚飯時,點了 welcome drink 「檸檬茶」。我問餐廳這是什麼名稱的飲料,她說這是檸檬茶 (Lemon Tea) 。我請他們給我看看瓶子,他們卻說這是自己調配的 (Home Made),外面買不到。
當時有點失望,回來再搜尋資料。
現在謎底終於解開了。
特飲名字叫 Spezi,不是 Spitz,難怪遍尋不獲。
Spezi -
可樂加上芬達橘子汽水,外觀很像醬油色。Spezi這名詞最早來自德國古老的釀酒廠Brauhaus Riegele,坐落於巴伐利亞的奧古斯堡。
1950年代 Riegele 以 Spezi 為商標,在巴伐利亞語中是『夥伴』的意思。在現代,大多數德語國家中,把Spezi 作為可樂和柳橙蘇打水混和後飲料的名稱。德國人熱愛這飲料的程度,連知名大酒廠 Paulaner 都付費買下這名字,自己生產 Spezi, 是深受德國人喜愛的“國民飲料”。在餐館裡,飲料通常是新鮮混合的。
德國餐館給顧客做Spezi時的比例 : 一半可樂一半橙子(德國芬達)。我們沒有德國芬達, 自家製建議: 三分之二可樂和三分之一Orange lemon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