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油畫,小飛一竅不通,不過又喜歡看。最近朋友介紹,香港藝術館舉行走進巴洛克的油畫展覽,小飛就走去參觀。

原來已經很久沒有去藝術館了。藝術館在2015年閉館,進行大裝修,2019年才重開。不過遇上顏色革命,之後新冠疫情,所以今次是香港藝術館重開後,小飛第一次踏足。

關於這個油畫展,小飛也是大力推薦。雖然不懂得看畫,但是有導覽,增加了的觀賞趣味。

雖然小飛拍了照片,但這些是照片,不是油畫,沒有立體感,要親身到現場,才能感覺到畫家的筆觸和光影的設計。
「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
 (Capodimonte Museum)展覽期由7月15日到11月2日,所以很快展期完結。對油畫有興趣的朋友,要趁早去參觀。

1.JPG

2.JPG

到達展館, 看到太陽神阿波羅

3.JPG

進場迎來大型電子屏幕,顯示油畫『柏修斯和美杜莎』

75.JPG

76.JPG

17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品多以戲劇化的光影、誇張的動作及人物表情營造張力,著重強烈及現實的情感表現,後來史學家稱為「巴洛克藝術」。 是次展覽聚焦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的40件意大利那不勒斯珍藏,當中包括提香、安尼巴萊‧卡拉奇、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等16至17世紀大師的作品。

4.JPG

5.jpg

6.JPG

MOA200.JPG

7.jpg

El Greco - Boy Blowing on an Ember吹著餘燼的男孩 (1571- 1572)

8.JPG

畫中的男孩輕輕的以左手提着將滅的餘燼,點燃着右手小心翼翼拿着的蠟燭,一小滴熱爉從黑色燈心中慢慢滴下來,暗示着蠟燭將點燃。藝術家以其標誌性的手法,將場景畫得栩栩如生。以厚厚的黃色、橙色、紅色、棕色及黑色,描繪冒煙的火焰,並以同樣的顏色,精確地畫出男孩的臉。火焰照亮着他的臉和上半身,與身後漆黑的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矯飾主義繪畫中戲劇性光線效果,預示巴洛克時期的作品。

8a.JPG

9.JPG

Marcello  Venusti - The Last Judgment (copy after Michelangelo) 最後的審判(臨摹米開朗基羅之作) (1549)

10.JPG

最後的審判,是米高安哲羅之作1536年至1541年間,為梵蒂岡西斯汀小教堂繪製的壁畫,佔了小教堂一整面牆,這是該將壁畫最重要部份的臨摹。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末日來臨」,耶穌親自審判眾生的埸面。畫中中心的耶穌,被聖母、聖靈、聖人包圍。耶穌正下方的天使,正在吹起號角,以喚醒亡者,接受審判。耶穌的左下方,是被接上天堂的善者,右下方是將會去地獄受難的惡者。畫家對構圖作了一些改動例如在左下方加上米高安哲羅的肖像在畫作頂部加上勝負聖靈的白鴿白鴿放射光芒招搖畫中審判者基督及其他人物。

18.JPG

19.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Titian (Tiziano Vecellio) - Danaë 達娜厄 (1544- 1545)

達娜厄⋯提香在畫中描繪了一個古典神話的情節。國王聽信預言,認為女兒達娜厄的兒子將殺死自己,於是將美麗的達娜厄軟禁在一座高塔內,後來太陽神宙斯垂涎她的的美色,化作黃金雨,令達娜厄懷上兒子柏修斯。帕修斯是另一幅作畫,和美杜莎的主角。柏修斯在長大後,在一次擲鐵餅運動中,意外殺死自己的外祖父,令預言成真。提香畫了六幅有關達娜厄的作畫,但每一幅構圖始終不變,達娜厄始終在畫面的左邊躺臥,而右邊背景亦同樣露出外面的藍天和隱約的景色。
這幅畫是提香六個版本中的第一幅當中只有這一幅,以寬鬆的白色布料覆達娜厄右邊的大腿,並繪畫了愛神邱比特在右側。在後來的版本中,提香多數畫上女僕在達娜厄旁邊在黃金雨中收集金幣。

此話構圖平衡,以柱子中軸,躺椅為橫軸,在黑暗的背景和兩個人物的身體之間的提香放置了明亮的白色床單和光亮的藍天,為畫作增加了深度,亦令他們完美的身體比例更為突出。

17.JPG

Parmigianino - Antea 安提亞肖像 (1535)

20.JPG

21.JPG

畫中年輕貌美的女子,面向觀眾,脫下手套的左手,優雅地按在胸前,衣裝高雅還襯上頸鏈,身穿精緻的白色周群和閃亮的黃色真絲連身裙,是意大利北部富裕的女性的典型裝扮,頭上戴上紅寶石,和珍珠髮式,披着鑲有金鏈的紫貂皮草。左腿微微轉向,顯示她正在移動,像是剛進來這裡。紅寶石、珍珠和皮草都是當時新娘的裝飾,但她的身份未得証實。有人說他是畫家的情人,也有說是畫家的美麗理想的形象。

22.JPG

Francesco Guarino - Saint Agatha 聖亞加大 (1640)

23.JPG

畫家筆下的聖亞加大,是三世西西里的一位剛烈女性。她拒絕羅馬地方官的追求,情願被割去雙乳,仍不屈服。這位堅守貞操的聖人,是天主教倫理道德的典範。畫中只用了白色布料上的血跡,暗喻殉道的壯舉。聖亞加大剛被割去雙乳,理應相當痛苦。但她面上沒有痛苦的表情,只是優雅地用手輕按傷口,感性地望向觀眾,神態自若的眼神盡顯堅定的信仰。

24.JPG

25.jpg

 

Artemisia Gentileschi - 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Abra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 友弟德和使女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 (1645-1650)

27.JPG

26.jpg

29a.JPG

年輕美麗的猶太寡婦友第德鋌而走險,進行了一場英勇的刺殺行動。畫作的背景昏暗難辨,侍女小心翼翼的清理現場,友第德和侍女祈求上帝幫助,成功潛入軍營,刺殺敵軍將領,拯救了猶太百姓。畫家描繪他們成功斬殺敵人後的一刻。整個畫面瀰漫着緊張氣氛,友第德語左手護着燭光,望向外邊,似是提防有人闖入。阿布拉則跪在地上包裹敵軍的頭顱,準備帶給猶太人看,証明手刃魔頭。
友第德手執彎刀,氣氛緊張。二人的面部表情凝重,畫家利用誇張的明暗對比效果和前景人物的佈局,增強場景的戲劇性。畫中沒有暴力場面,只描述刺殺行動後,二人準備逃出敵方的封鎖,凱旋地返回族人身邊,驚心動魄的一刻。

28.JPG

29.JPG

留意頭顱的比例

30.JPG

31.JPG

32.JPG

33.jpg

Jusepe de Ribera -  Apollo and Marsyas  阿波羅和瑪爾敘阿斯 (1637)

34.JPG

半人半樣的樹林精靈馬爾最亞斯,挑戰音樂之神阿波羅。阿波羅跟他比試,挫敗對手,將它剝皮拆骨,懲罰他的狂妄自大。畫家的畫作展現了神話故事最震撼的一幕。畫面上方的阿波羅面容冷靜平和,活剝馬爾罪亞斯腿上的皮。馬爾最亞斯的雙手,被綁在樹上,身體被阿波羅牢牢壓着,呈現倒十字架狀,身軀扭曲,痛苦地叫喊。僵硬的面容與冷靜的阿波羅,成鮮明的對比。

34a.JPG

35.jpg

Luca Giordano - Perseus and Medusa 柏修斯和美杜莎 (1660)

36.JPG

盧卡是巴洛克極具代表性的那不勒斯畫家,他是描繪光與動感的高手,繪畫速度神速,而且作品風格甚多元化,因此贏得快筆盧卡得稱號。這幅柏修斯和美杜莎,描繪達娜厄和宙斯之子,柏修斯準備用劍砍殺蛇妖美杜莎的情景。傳說中,柏修斯是要奉命取得妖女美杜莎的頭顱,但任何人直視美杜莎的眼睛,都會被石化。幸好他得到天神相助,送上會飛的鞋,戴上可以隱形的頭盔,可以切斷任何東西的利劍,還有最重要,光亮如鏡的銅盾,可以避開美杜莎的眼睛。柏修斯右手揮動沉重的利劍,左手捉着滿頭毒蛇的美杜莎的頭顱, 將他的頭顱拉近。

37.JPG

他的守護女神雅典娜站在柏修斯的右方,握着銅盾,反射美杜莎的面孔,令他安心瞄準美杜莎的頭顱而不怕變成石頭。美杜莎表情驚訝,自知難逃被斬首的命運。信使之神荷米斯在上空飛翔,準備用飛鞋幫助柏修斯逃離妖女的巢穴。畫家筆下的柏修斯背向觀眾,讓目光凝聚在銅盾的反映一臉驚愕的美杜莎。畫家運用快速疏朗的筆觸和明亮色彩,以漩渦式的佈局,將故事主角集中在情景,營造豐富的現場感,觀眾猶如置身其中。

34b.JPG

MOA201.JPG

38.jpg

39.JPG

40.jpg

Massimo Stanzione - Madonna and child 聖母與聖嬰 (1645)

41.JPG

畫家擅長明暗對比,富戲劇性和現實古爾主義風格,與古典抒情和自然主義風格結合起來。聖母與聖嬰的衣服層層垂疊,將不同布料的質感描繪得非常細膩。聖嬰親切地凝望聖母,右手高舉十字架,預示受難。聖母的眼神帶着神秘的感,呵護備至地抱着神嬰,意味着她很想保護兒子,不想他最終承受被釘十字架的苦難。聖母平靜典雅,兩個人物的面孔亮光,讓觀眾感受母子濃厚的親情。畫中人物體態圓潤,姿勢富有動感,背景色調深沉,形象鮮明。

42.JPG

MOA20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49a.JPG

50.jpg

Bernardo Cavallino - Saint Cecilia in ecstasy 聖女則濟利亞出神的境界 (1645)

畫家描繪聖人則濟利亞人生最重要的時刻。已立志終身不嫁,但她的家人卻讓她許配給異教徒貴族。新婚之夜,正當她在閨房奏樂,上帝的天使降臨,在她的身旁守護,為她冠上百合園和玫瑰花環,象徵他為主殉道和她的貞潔。畫中的聖人剛見到天使到來,兩手張開,似是正將剛將小提琴和琴譜丟在地上,她坐在椅邊,單腳撐地,雙目凝視上方。身旁纖瘦的天使,將花環放在她的頭上,左手拿着烈士棕梠,同樣是象徵聖人犧牲殉道。另一邊是天使手持魯特琴,正在調音,準備為這一幕神跡奏樂。

51.JPG

51a.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57.jpg

Giuseppe Ricco - Still Life with Festoons of Flowers and Game 靜物 – 花彩和獵物 (1671)

58.JPG

59.jpg

在17世紀下半葉,靜物畫在那不勒斯受收藏家的歡迎,收藏這類畫作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能突顯個人高雅的品味。有別於北歐或其他意大利地區的畫,靜物畫帶有死亡異象,警惕世人生命短暫。
那不勒斯的靜畫家,則着重展示生活的歡娛。題材包括碗盤、蔬果、鮮魚、海鮮和獵物,和艷麗的鮮花及翠綠的植物,歌頌豐饒多姿的大自然。這些畫作,也是絕佳的媒介,讓畫家運用質感、顏色和描繪技巧,嘗試創作寫實的畫作。
在這幅畫中,色彩艷麗的玫瑰、鬱金香和其他花朵,湊成的花式覆蓋着古石棺上。前方是一截古雕塑,和一對似是後方人物在附近樹林狩獵的獵物,包括兔子和禽鳥,構圖中央的樹枝,掛住狩獵號角,暗喻獵人的存在。那不勒斯的靜物畫,兼顧生死枯榮,這是該畫派的特色。1656年,那不勒斯鼠疫成災,奪去近半人口的生命,這個畫作提醒人們,享受海洋和大地的恩賜。

60.JPG

61.JPG

62.JPG

63.jpg

64.JPG

65.jpg

66.JPG

67.JPG

68.JPG

69.jpg

70.JPG

71.JPG

72.JPG

73.JPG

74.JPG

 

資料來源:香港藝術館 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