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Day 4 - 巴勒莫的隱世寶藏 ‧ 巴洛克大爆發 - Chiesa San Giuseppe dei Teatini 教堂 - July 23, 2018 (5)
參觀完諾曼宮後, 我們竟然多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Fred 說一般參觀諾曼宮要排隊, 旅遊旺季至少排上一個小時,今天不知什麼緣故竟然沒幾個遊客,那不如讓我們再到艾曼妞大街逛一下, 由王宮走過去連自由時間一個半小時。
這樣, 我又有機會去巴勒莫大教堂和昨晚沒有參觀的那所巴洛克式教堂。
昨天星期日教堂是免費開放的, 今天參觀的話, 要收 €1 歐羅入場費, 其實算是捐獻作維護費吧。
12世紀的教堂,建築在6世紀的教堂和9世紀清真寺的基礎上,配上14世紀哥德式塔樓,15世紀的門廊和18世紀的圓頂,巴勒莫大教堂正是建築歷史的典範。
鐘樓是14-15世紀按照哥德式風格建造的, 外牆上方齒狀的垛口(crenellation), 保留著阿拉伯和諾曼的原樣。
雕塑聖像是聖羅莎莉亞(Saint Rosalia,1130-1166),諾曼貴族,傳說有查理大帝的血統,是巴勒莫的守護神。16世紀時,她拯救了瘟疫中的巴勒莫, 連委內瑞拉的一些城市都以她為主保聖人。
圓頂是18世紀的新古典主義
街上閒逛到處可見教父 God Father 和 Triskele (Madusa) 頭像的紀念品。
回到上次那所巴洛克式教堂,在艾曼妞大街右手邊近四角廣場,有 Information Center 字樣一個角落, 進去看一下, 嘩!!!
非常難以理解, 為何香港的旅遊團隊沒有介紹這座教堂,可能它沒有什麼重大歷史可以講解, 但個人覺得絕對值得參觀。
戴蒂尼會聖若瑟堂
戴蒂尼會聖若瑟堂(San Giuseppe dei Teatini)靠近四角廣場,被視為巴勒莫西西里巴洛克最傑出的範例之一。 該堂建於17世紀初,創建者是熱那亞戴蒂尼會修士Giacomo Besio。其立面宏偉然而簡樸。立面中心是戴蒂尼會創始人聖嘉耶當雕像。巨大的穹頂覆蓋藍色和黃色陶瓷。鐘樓由Paolo Amato設計。內部為拉丁十字平面。
我想用爆炸的巴洛克風格來形容, 華麗驚艷令人咋舌。
San Giuseppe禮拜堂在左側廊
內部有一個拉丁十字架,一個中殿和兩個過道。 在教堂中殿和修道院的拱頂中可以看到巨大的壁畫:這些壁畫由Filippo Tancredi,Guglielmo Borremans和Giuseppe Velasquez繪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壁畫遭到嚴重破壞,但已經修復。 然而,最重要的藝術品是Fra'Umile of Petralia的木製十字架。
教堂雕飾無處不細膩得叫人看得目瞪口呆
捧著聖水池的下凡天使
可惜沒有再多餘的時間可以慢慢欣賞, 趕著回集合地點 ... 昨天的雪糕店。
離開巴勒莫了, 回頭又看到進諾瓦門 (Porta Nouva) 時的四個像阿拉伯人的石像。
諾瓦門(Porta Nuova)
毗鄰諾曼宮是數百年來進入巴勒莫最重要的通道。城門以內便是城市主軸線卡薩羅(Cassaro),即埃馬努埃萊街(Corso Vittorio Emanuele);城外便是通往蒙雷阿萊的道路。
諾瓦門由總督科隆納始建於1583年,以慶祝查理五世戰勝土耳其部隊,1667年儲存的火藥發生爆炸,新門被徹底炸毀。在1669年建築師加斯帕雷·圭爾喬加以重建,給建築加上了金字塔屋頂,覆蓋彩繪陶質瓦片,頂部是一個老鷹張開翅膀的形象, 鷹是巴勒莫參議院的象徵。
宏大的建築既有典型的凱旋門風格, 也有文藝復興的特徵。四個巨大的 telamones,描繪了被 Charles V 擊敗的摩爾人。
領隊說今次可試一下一個特式頭盤, 炸米球,不過因為含牛肉, 所以我沒有試, 改為蔬菜。
這所餐廳位於海旁約8分鐘步行路程, 從寬敞的大道一路走過去, 海風輕拂, 在炎炎夏日覺得特別舒服, 就加分了。
吉列魚塊
看照片一定猜不到, 這是檸檬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