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西亞(2) - Day 2 - 杜加古城 (Dougga) 、霍貝布瑪荷斯古城 (Thuburbo Majus) - April 1, 2018

 

雖然是非洲,但四月的天氣涼風颯颯,我住在酒店的15樓,打開窗戶,風大得不得了,房間完全不用開空調。

wd2-1.jpg

走到街上看看突尼斯這個城市,不知是否時間尚早,感覺冷清

wd2-2.jpg

wd2-3.jpg

wd2-4.jpg

突尼西亞是信奉伊斯蘭教國家,屬於溫和的遜尼派,所以難得在首都看到天主教教堂

wd2-5.jpg

wd2-6.jpg

茉莉花革命

茉莉花革命(Révolution de jasmin),指發生於2010年末至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西亞反政府示威導致政權倒台的事件,因茉莉花是其國花而得名。一名26歲青年穆罕默德·布瓦吉吉,拉著一部攤車在街上販賣蔬菜水果,但因為沒有申請擺攤執照而被警察部門沒收攤車。 20101217日,他因為抗議警方騷擾和失業問題而自焚,觸發境內大規模街頭示威遊行及爭取民主活動。事件導致時任總統本·阿里政權倒台,成為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場因人民起義導致推翻現政權的革命。

 

突尼西亞歷史上鮮見如此大規模的示威騷亂事件。事件發生前,各界普遍認為突尼西亞相對鄰近國家是較富裕和穩定的。這起騷亂事件被一些西方媒體稱為「西迪布吉德起義」及「尊嚴革命」。

 

茉莉花革命對北部非洲及中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示威抗議的模式亦受一些國家的民眾所效法(如阿爾及利亞、埃及等),導致反政府的示威浪潮在一個月內席捲整個北部非洲與中東地區。突尼西亞此後成立過渡政府,並成為阿拉伯之春中,唯一能達致民主轉型的國家。

 

茉莉花革命後的革命大道,政府以水馬把整條大道封住多年了

政府極權統治的時候,人民都想得到自由。只是當政府被推翻,沒有一個真正能者上台,國家的經濟不振。革命前城市失業率 14%,鄉交是18%,其中又有30%是年輕人;革命後城市是40%,鄉交是50%,超過3分之1的年輕人無業,62%的畢業生無法找到工作。許多突國年輕人因為國內缺乏機會,轉而投入伊斯蘭國(IS),壯大這個極端組織的勢力。

wd2-7.jpg

今天繼續參觀古羅馬遺址是行程,走訪兩個古城:杜加古城 (Dougga) 、霍貝布瑪荷斯古城 (Thuburbo Majus)

 

 

圖

路上看到羅馬水道

wd2-8.jpg

第一個景點是霍貝布瑪荷斯古城 (Thuburbo Majus)

這個古城不大,但為腓尼基人初建,是一處有重要的羅馬古跡遺址(城市建築在150-200AD),留下壯觀的三神殿、和平神殿、Mercury水星神殿、廣場、浴場、鬥獸場、蓄水池等建築。

wd2-32.jpg

一個個方形圍著小小的地方,原來是用來困住動物的,鬥獸也。(House of the Tied Animals)

wd2-9.jpg

wd2-31.jpg

Ruins of the Capitolium,三神殿Jupiter(希臘神話中的宙斯)、Juno(宙斯妻子希拉)和Jupiter的女兒Minerva(即雅典娜),建於公元168年左右,三面柱廊,哥林多式的科林斯柱,每座高8.5米,由卡拉拉大理石製成,神像中倖存下來的部份只剩木星Jupiter的頭部和腳部。 現存於突尼斯巴爾多博物館。

wd2-10.jpg

wd2-11.jpg

Temple to Mercury建於公元118年,水星神廟很明顯地偏離了羅馬人原定計劃興建的一座寺廟。 這是Thuburbo Majus成為一個羅馬直轄城市之前的紀念性建築之一,可能反映出成為直轄市90年後布文化仍帶來的持久影響。八列圓柱形成圓圈,這種排列包含著非洲人的起源的意義。

wd2-110

這些小花多毛,是傳播花粉的作用嗎?*:-/ 困擾

wd2-12.jpg

wd2-13.jpg

wd2-14.jpg

神殿範圍的建築較為嚴密,看磚牆可知明顯的分別

wd2-16.jpg

這個是平民建築了,所以較為粗糙,也看出是不同類型的石頭搭建,經歷千載,坍塌後也剩下矮矮的一道小牆

wd2-15.jpg

冬日浴池,以水成岩蓋建

wd2-18.jpg

wd2-17.jpg

浴池的出水道,已長滿雜草,但可以想像當時的建築狀況

wd2-20.jpg

遠處看到一群學生在練拳

wd2-19.jpg

冬日浴池對面,看到了一個小空地,說是妓院*:-O 驚訝*:-O 驚訝*:-O 驚訝

wd2-29.jpg

原來浴池旁的一塊石頭底部,有一個鳥鳥的標誌黑线

疑問:點解鳥鳥打橫(目訓)低?這個石頭可能原本是一個豎立的門柱*:-? 嗯..我想想看!

wd2-28.jpg

另一邊有多個夏日浴池,地上還有殘留的馬賽克

wd2-21.jpg

wd2-22.jpg

Palaestra of Petronii - 傳說從前這裡是拳擊比賽的場地,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25年,這個體操區是執行摔跤和拳擊高貴藝術的地方,位於夏日浴場旁邊

不知是否在這裡沾沾『神氣』會贏比賽?所以少年們頂著太陽也來這裡作練習場。*^#(^ 不是我幹的

wd2-23.jpg

wd2-109

Temple of Caelestis,原為迦太基女神(Carthaginian goddess Tanit)的神殿,這個小神殿只剩下大門和一支布柱。 這座寺廟本來是U形,據羅馬人的說法,這是一個以兒童來祭奠女神的地方。

wd2-112

走到這裡有一個女性的石碑,還有精緻的馬賽克,在古城中被發現最精緻的馬賽克,均已移到巴杜博物館(Museum of Bardo)保存。

wd2-24.jpg

wd2-111

wd2-25.jpg

wd2-26.jpg

門楣裝飾

wd2-108

wd2-30.jpg

看起來古城遺址像沒什麼特別,但當重要的馬賽克裝飾,都收藏在巴杜博物館保存,所以去巴杜博物館之前,來到古城,才能有相關的認識。

 

 之後參觀另一個景點,杜加古城遺址。

瀕臨地中海海岸的杜加古城(Dougga),約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末。因地理環境而被羅馬帝國佔領,成為帝國的穀倉。它是北非現時保存得最完好的羅馬遺址。杜加古城本來是柏柏爾人(Berber)的村莊,Dougga有着放牧的意思,後來柏柏人建立起努米底亞王朝(Numidia),由第一任國王馬西尼薩(Masinissa)建成重鎮,之後再被羅馬帝國攻陷。由於古城保存完整深具歷史意義,故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杜加遺址僅僅發掘了三分之一。 

wd2-33.jpg

wd2-34.jpg

wd2-35.jpg

神殿入口側邊矗立著羅馬皇帝的雕像,只有身而沒有頭。據說是由於羅馬帝國的皇帝更換頻繁,所以聰明的杜加人做了這個沒有頭的皇帝像,每次新皇帝即位時,只需把雕像的頭換一下便行。赞啊

wd2-36.jpg

車轔轔,馬蕭蕭,地上仍看到深深的車軌痕跡。據說這裡也會下雪,所以路面不會舖平,以免容易滑倒。

wd2-38.jpg

wd2-64.jpg

首都神廟(The Capitol),神殿位處城內的最高點,建於西元166年,高10公尺,圓柱精美而華麗,牆上的老鷹浮雕,據說是國王的象徵。神殿裏的神龕原本供奉3位羅馬最高神明——Jupiter(希臘神話中的宙斯)、Juno(宙斯妻子希拉)和Jupiter的女兒Minerva(即雅典娜),但保存下來的只得Jupiter神像,現在已搬到巴杜博物館。神廟旁的是水星神廟,只剩柱廊。

wd2-39.jpg

杜加古城的建築極具羅馬風格,而這個神廟獨特之處是集合了迦太基、羅馬和希臘風格於一身。這道十字形砌石方式就是非洲式。

wd2-38a.jpg  

這種把大塊石頭分隔壘砌的奇特結構傳自迦太基。據說是因爲大塊石頭稀少,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砌牆法。

wd2-38b.jpg

神廟頂部的三角形還加上神鳥雕刻,就是希臘式了

wd2-113 

wd2-40.jpg

Antoninus Pius’ elevation to godhood

wd2-40a.jpg

wd2-40b.jpg

wd2-40c.jpg

cella的內部設計為容納雕像的凹室

wd2-40e.jpg

地上的刻痕是當時的地圖,還可找到非洲呢!

wd2-41.jpg

wd2-42.jpg

wd2-43.jpg

wd2-44.jpg

wd2-45.jpg

wd2-46.jpg

The door of the Dar Lacheb

wd2-27.jpg

糧倉

wd2-47.jpg

wd2-48.jpg

wd2-49.jpg

這裡有水道,應該是公共浴場?

wd2-50.jpg

wd2-51.jpg

Punic-Libyan Mausoleum-(The Mausoleum of Ateban)

這個皇家陵墓建築在非洲非常罕見。 在利比亞的Sabratha還有另一個。 這座墓是21米高,一些人認為,這與安納托利亞的葬禮建築和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的亞歷山大廢墟相關聯。

wd2-52.jpg

利希尼浴場,要穿過地下入口,通過隧道摸黑進入,才來到這個連牆壁也是完整的浴場

wd2-53.jpg

這些什麼也沒有的房間,是妓院吧!*:P 伸舌頭*:P 伸舌頭

wd2-56.jpg

彩色馬賽克

wd2-54.jpg

wd2-55.jpg

The Bath of the Cyclopses

羅馬式公廁,會因應階級制度而坐在不同的位置,階級高的,會坐在有乾淨水源的地方。公共廁所會建於較高的斜坡,水由高處引到廁所的馬桶下,是全自動的沖水系統。而且會分時段,不會發生男女共廁的情況

wd2-57.jpg

Dougga Theatre

橢圓形的劇院。劇院建於西元188年,由杜加城內的有錢人馬可斯卡杜魯托出資建造,大約可容納3,000名觀眾,橢圓形的聚音設計,讓觀眾席上的每一個觀眾都能清楚聽見舞台上微弱的聲音。時至今日,劇場仍然是仲夏夜晚會的演出場地。

wd2-58.jpg

wd2-59.jpg

站到廣場上遠眺,古城保存已非常完好,巍峨壯麗

wd2-60.jpg

wd2-60a.jpg

wd2-61.jpg

wd2-63.jpg 

wd2-70.jpg

杜加古城應該算是我在突尼西亞比較喜歡的景點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